漫山梨花舞东风

时间:2023-11-14 来源:临江融媒


LOVE遇见一场梨花雨

作者李旭华







春天到了,长白山区,漫山花开。先是崖壁慑慑发抖的金达莱,次是星星点点的野百合,最后是满山遍野的白梨花。

古代写梨花的诗很多,大多以梨花喻雪,大家熟知的岑参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也有少数以雪喻梨花的,如杜牧的诗: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不管是以花喻雪,还是以雪喻花,写的都是庭院梨花,似长白山区这满山满岭都是梨花的壮观景色却无人问津,无人去写!

清明节后,一团团梨树花,似跳动的火焰,似洁白的雪球,从长白山颠一直滚落到一马平川。那是梨花的飞瀑,那是白雪的迸崩,那是何等的壮观!那是何等的迤逦!

小朋友们只能远观,欲上前折上一枝,可梨枝太硬扎手,只好瑟缩收回。

爸爸说:这梨花是烈士的忠魂,只可远观,不可近亵的。小朋友问:你见过白色的火焰吗?爸爸说:那火焰是烈士的鲜血,烈士的鲜血已经流尽,红色都染到国旗上去了,自己只剩下一身缟素,以证请白了。

梨花开花时间太短,风靡了几天之后便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不管人们是否恩宠,梨树都在顽强生长,花落了,结小梨蛋子了,满树青果,摇摇欲坠。淘气的小朋友摘一个尝尝,太涩了,涩得张不开嘴,认输了。也有不服输的,摘了一把拿回家去,放在锅里蒸,放在火上烤。又甜又酸,好吃呢。但母亲又从旁提示:少吃呵,便秘呢!




俗话说:七月李子八月梨。到了八月的时候,满山的梨果黄里透红,大山里飘逸着沁人心脾的馨香。小朋友们又开始忙录起来了。挎着筐的,背着篓的,成群结队的上山“打梨”。

山上的梨树可真多呀,左一棵,右一棵,前一棵,后一棵。梨太多了,就不能逢梨便打,而要“摘优录取”,走到树下,先摘一个尝尝:这一树太涩;又走到另一棵树下,又摘一个尝尝:这一树太酸!选来选去,在诸多梨树中只选了少量几棵。

大朋友拿着棍子在树上猛敲,小朋友蹲在树下或爬在树下猛拣。梨果落在头上,婉如上学淘气时被老师弹“脑壳”,叮叮咚咚,不疼不痒,难得的抚爱,难得的享受呵!

一群小朋友,只打几树梨就背不动了。剩下那满山满岭的野梨只能任其落果,任其自生自灭了!

自生自灭吗?这话说得好。野生山梨在长白山区并不受人们青睞。花虽好看,但不能粉饰庭屋;果虽酸甜,但不能任人饱腹;就连那硬硬的梨树枝,既不能当建材用,就连烧火也没人要。所以,人们见到梨树就砍!奇怪的是,尽管任人砍伐,梨树照样满山满岭的滋生不息。其功劳全归这些无人青睞,自生自灭的落果了。

落果就是种子。梨树砍不尽,落果苗又生呵!

梨刚背回家时还不能吃。要去割些香蒿,把梨放在铺满香蒿的缸里“捂”上三五天。

捂好的梨,已经不涩了。甜得蜜嘴,酸得呲牙。这种口味是一般家梨比不了的。只是不能多吃,吃不完也有办法,把一只梨削去四面果皮,用绳子穿起来挂在屋檐下晾干,馋了就去捋一个吃,山珍海味呀!

写到这里,我突发奇想:习主席不是说绿水青山都是金山银山吗?这金山银山需要人们开发改造的。就说这满山的梨吧?口味这么好,如果能都改良嫁接成既方便采摘又耐长期储存的品种,那该多好呵!




END

临江融媒

编辑:王丹

责编:李鸣

审核:李伟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