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

时间:2023-11-14 来源:临江融媒

---------------------------


作者:于树刚

-------------------------------------------------------

我读的小学是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一座靠近鸭绿江的边陲小镇。那时叫临江镇林区人民公社民主小学,位于镇子中心靠近鸭绿江一侧,百米远就到了江边。我一年级一入学就分在了这座教室。地面是三合土的,便于清扫,但窗小,采光不好。

小学入学是1955年的秋季。记得最清楚的是,那天我们几个发小一起去报名分班。说是站队要紧挨在一起就能分到一个班里,我们都紧紧地挤着,可扒拉到我那正好够一个班,结果我自己单独去了一个班,很是孤独。

第一天上课间操我竟以为是放学了,一个人默然地走回了家,正赶上我的大嫂在临街的大门口摘芸豆,一大簸箕,嫩嫩的。问我:“咋回来了?”我说放学了。“不能吧?这才几点?”,我又默默地走了回去。结果都上课了。在教室门口站了很长时间,才放进去,我那暂近8周岁了,还是有些呆讷,“半彪子不傻地”。

启蒙老师是位女的,名曲学荣,曲老师中等个,微胖。她的家就住在学校斜对面,班里的孩子常到她家去玩。那时她已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了,我很怕她,但她从不像别的老师有用粉笔头打人或罚站,撵出教室一类的惩罚。她是位较活跃的人,有一年三八妇女节,我曾在镇委的宣传长廊上看到她的一首诗歌:“三八,三八;意义伟大。妇女解放,劳力增加。”至今记忆犹新。

曲学荣老师是位开放的人,日常除认真教学外,在每年春天到来时,逢周日常带全班的孩子野游踏青,接触大自然。那时的我们穿戴要比平时干净得多,戴着红领巾,背着小书包,里面装点干粮、水,听话地、整齐地走在那踏青的路上。

踏青的地点其实就是小镇的后山,也叫卧虎山,由山下爬到山上的东公所,玩够后,再由山上的西公所下来。东西公所是1921年前后由道家别派“在家里”建的宫,所谓的宫其实就是好一点的庙。作为当时人们游玩的胜地,据老县志描述身临东西公所“凭垣遥瞩,临江一览无余。龙爪山峙其东,鸭绿江绕其面。每当春夏,千山滴翠,万水拖兰,秋则霜叶翻江,冬则烟峦积素,登览之倾万象森列,四时之景奔来眼底,羊肠九曲,游人如织,杂踏摩肩,多俯仰徘徊而不忍遽去”。

您想,当一群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迎着煕暖的春风穿行在那苍绿的山中,那是多么的遐意啊!弯弯曲曲的小路,两边低矮的小草被来往的行人踏来踩去,依然是那样的茂盛,青绿。沿途的柳早已绿叶绽放,娉娉的风姿,袅袅垂落,宛如含羞的女孩。当风儿稍大,吹起那摆动的枝梢,又如少女在跳着青春的劲舞。也许是昨夜刚下过雨的缘故,花朵绿叶上的露珠尚未散尽。有人说:“蝴蝶是花的前世,花儿是蝶的今生。”怨不得那草丛中点点飞来飞去的彩蝶,任你怎样的惊动,它也不肯离去。调皮的小子们,一边走一边采些草儿圈成圈戴在头上,那温静的女孩只采点鲜花捏在手中,一边走一边说着悄悄话,时而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到了山顶选一平坦的绿地,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围成一个大圈圈,玩起了丢手绢的游戏:“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她),快点快点捉住他(她)!快点快点----捉住他(她)!”一圈的人谁也不准往后看,那心也是砰砰的,生怕丢在自己后面而未被发现。发现的人拾起手绢赶紧去追逐那丢的人,可往往都是在大家的掌声中把那被捉到的人推到圈中,引逗大家哄笑。吃饭了!大家三三,俩俩坐在一起,拿出各自带的干粮,你咬我一口,我吃你一点,争着,夺着,闹着,香,好吃,再喝上一口凉凉的泉水,美极了。吃过饭,开始了不准走远的“自由活动”,这时的女孩子显出了“会过日子”的天性,捉起了蚂蚱,用狗尾巴草将其串成了一串串的,说是回家喂鸡。男孩则不然,他们早已选好了目标,就地取材投掷石块,玩一种叫“打瓦”的游戏,看谁投掷的准确,一比高低。

当日头已经有点偏西了,猫耳山的双峰已披上了片片彩云,在晚霞的映照下,山城中也渐有了炊烟,是回家的时刻了。班中体委高举着那鲜红的三角形少先队旗,排着整齐的队伍,大家高唱:“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激昂的歌声,润烫着心,荡漾在回家的路上。

更加难忘的是每年的儿童节,那是我们最欢快的日子。不放假,多数是在学校的操场上,由全校各班级围成一个大圈,搞文艺汇演。有一年我班出的是朝鲜族歌伴舞“桔梗谣”,这也是我有生第一次演出,虽然不是“主角”,是多人的“配角”之一,可至今想起,这心依然是甜甜的,蜜蜜的。主角一男一女,身着朝鲜族服装:女的穿短衣长裙,上衣斜襟,长布带打了结,下衣是宽大多褶的裙子,脚穿船型的胶鞋。而男的则是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肥大。男的扛一把锄头(木质的道具,上的色),女的挎一个小筐,配角是五对男女,个个眉毛画的黑黑的,那脸蛋擦的绯红,像猴腚一样。排成一排,老师用一架脚踏风琴伴奏。如今我已七十多岁了,依然能唱出这“桔梗谣”,想到当年的舞姿而情不自禁。

桔梗哟,桔梗哟,桔梗哟,桔梗。

白白的桔梗哟,长满山野。

只要挖出一,二棵,

就可以满满的装上一大筐。

哎咳哎咳哟,哎咳哎咳哟,哎咳哟!

这多么美丽,多么可爱哟!

这也是我们的劳动生产!

这样如诗的歌词 ,再用朝鲜族独有的3/4节拍的曲调唱出,配上双人舞,那是相当美的。特别是当唱到:“哎咳哎咳哟,哎咳哎咳哟,哎咳哟!”时,配唱的人,格外卖力声大,几乎达到声嘶力竭的地步!

我的小学期间,曾赶上大跃进时代。记的那年的夏天一连多日全校的学生自带工具,排队到河西火车站折返段,车库一带砸铁石,粉成一堆堆的碎块。记忆最深的是午间那顿白白的大米饭,香!免费管够吃。学校各班级也各显神通搞勤工俭学。俺班搞了两项:一是支了一口大锅,熬树皮炼胶。一是买了一把理发推子,本班男学生无一例外,一律自理。结果我回到家里挨了一顿臭骂,说是头剔的像狗啃的一样,又被拽到理发店花钱重新修理了才完事。

我读小学时,有一段时间很顽皮,记得有一个周日,伙同几个要好的同学去朝鲜小学玩一种“盗宝”的游戏。先用“滑石”在操场上(朝鲜小学学生少,就几间教室,操场很小),先画出“城堡”“通道”,然后开始冲抓撞。不觉尽兴,又开始“捉迷藏”,竟进了教室,把窗玻璃打碎了好几块。结果被打更的人抓住,很快招供“是民主小学的学生”。结果第二天找到学校,间操期间被“揪”到全校师生前罚站,最后找家长,认错,赔钱。

我的小学六年中,也有光荣的时候,临毕业前一年,我曾荣获奖状一张,那是件很光荣的事,着实美了一阵子。

1961年7月15日我小学毕业了,在本镇的中学入学。

临江融媒

编辑:王丹

责编:李鸣

审核:李伟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