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江如澜泛扁舟 绿水鱼肥行盛宴——临江市苇沙河全鱼宴探寻记

时间:2024-04-22 来源:临江融媒


近年来,随着历史学家对于我国鸭绿江水系地域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临江市苇沙河镇的“全鱼宴”,逐渐的从岁月的尘封中显露,吊足了美食爱好者的胃口。为此,我们专程前往苇沙河镇,寻觅这传说中的美宴。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临江依山傍水,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由一条滚滚西流的鸭绿江相隔,自古为水路要冲,曾有过“日过千帆”的盛景。沿江捕食鲜鱼,成为了这里的饮食文化特色。

据当地人告诉我们,秋季是一年之中鱼最肥美的季节,需要有好运气,才能找到“细鳞”“鳌花”“重唇”“江鲫”“江鲤”“黄岗子”“瞎嘎达”等制作全鱼宴的重要食材。据记载,在苇沙河镇水势最盛的时候,可以出产30多种珍贵鱼类,正是有了当地丰富的资源条件,以及劳动人民的“实践出真知”,才积淀出了口口相传的临江市苇沙河“全鱼宴”。所以,要想了解“全鱼宴”的真实面目,我们必须先从源头入手,去江边探寻记录。

 9月中旬,江滩上水退后,满是泥泞,“江脸子”风冰冷刺骨,甚至会把人吹的眯起眼睛,经过数小时的等待,远处江面上划过来的一艘小船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冀。船上的渔夫在当地有个外号叫“江混子”,就是当地俗语“打渔摸虾,勉强养家”的意思。随着鸭绿江两岸自然环境的变化,水位的下降,如今在苇沙河镇从事捕鱼行业的人,已经逐渐稀少,像“江混子”这样的捕鱼人,也都开始转行利用江水发展网箱养鱼,或是在这里不多的田地上,以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为生,“打渔”职业已经成了他们对过去岁月的一种缅怀。

我们的向导毕竟是不惧风浪的当地人,还没等小船停稳,就一个健步上船,查看起了捕鱼收获,我们共同看到了一条鸭绿江鲤鱼。向导略一估算,这条鲤鱼有三斤多重。听说了我们的来意,“江混子”说:你们运气还真好,像这样的大鱼,现在旺季的时候十天半月也捞不到一条,可偏偏让你们遇上了,这样的机会很难得呀。

从向导那儿获悉,单是这一条鲤鱼,对于整个全鱼宴来讲,是远远不够的,据他所知苇沙河镇的“全鱼宴”,并不是由一条鱼做出不同的花样,而是以数十种当地所产鱼类为主料,采用不同的烹饪技法制作而成,正所谓“独木难成林”,不过这条鱼倒是可以做成苇沙河镇“全鱼宴”中的一道名菜——“江水炖江鱼”。

在我们的强烈要求下,向导请来了一位吕姓大姐施展的“江水炖江鱼”的技艺。杀鱼,必须用烈酒将整整一大盆的江鱼在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里醉倒,以淳朴的人性尊重大自然,给鱼类以“安乐死”;烹鱼,必须用从山上拾来的硬杂木,因为这样的燃料在没有煤炭的条件下,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大铁锅之下的火力;老姜、大蒜、干辣椒,一样都不能少,食盐、酱油、大豆酱,虽然同是以咸味儿主打,但用与不用,用了多少,自有其中奥妙;大火烧开,小火煨炖,虚火养熟。这道菜,没有高级筵席上的刀章雕花,确是实实在在的好滋味,举箸时,历史悄然流过;唇齿间,我们品味技艺,所有的这些感受,都化作了古拙而又永恒的味道,要用一个字形容的话,就是“鲜”!

在苇沙河镇,要说跟“全鱼宴”最有渊源,莫过于吕氏一族。清朝初期,临江归奉天管辖,朝廷把长白山一带视为发祥地而进行封禁,在帽儿山边台设兵巡守。苇沙河作为临江至丹东的鸭绿江“黄金水道”之咽喉,成为每次乘船到临江巡视的文武大臣的休息用餐之地。但是,因为当时此地没有大规模的农垦居民,所以驻守在此地的一名吕姓守备只能命手下兵丁以江中所产的鱼类代替肉食,取山上柴薪,江中清水,佐以烈酒、粗盐、老姜、陈蒜、干辣椒,以这种原始粗犷的方式烹煮河鲜,招待上官。却不曾想,官老爷们都对此赞不绝口,甚至是在回去后还念念不忘,后来就索性上表朝廷,在苇沙河修建了府第,下榻休憩,吕守备见此高升契机,暗中请教名厨,把最初的一道“江水炖江鱼”,发展成了有不同品级的多套“全鱼宴”。

为了深入追寻这种饮食文化,我们做出了一个大胆设想,要尽最大的努力,重现一次“全鱼宴”的辉煌,这一想法与苇沙河镇政府不谋而合。

在等待了多日之后,我们盼到了苇沙河镇政府的通知: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就绪,苇沙河“全鱼宴”制作,可以开始。一场再现苇沙河“全鱼宴”的厨艺盛典,就此拉开了帷幕。

主厨叫刘涛,烹饪科班出身,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已经在临江当地的餐饮业中闯出了自己的名声,九十年代中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知道到了苇沙河“全鱼宴”,从此他访遍苇沙河的山山水水,终于找到吕氏一家,经过不懈努力,他得到真传,并组建了自己的团队,致力研究苇沙河“全鱼宴”。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真正的苇沙河“全鱼宴”有六个系列,即主食、面食、汤、菜、凉拌、炖煮等近百道菜。从原材料到各种配料必须保持地道讲究,炖、蒸、煮、炸的燃料必须用木柴,手工制作必须用铁锅并根据鸭绿江鱼的品种、大小,准确把握手工技艺制作的程序和时间,在刀砧与炉火的锤炼中,让每道鱼鲜菜肴都能焕发出不同的口味特点,虽然“鲜”字当头,却各有千秋,正如龙生九子,虽同属龙族,但能各方显圣,各有神通。因为近年来的水位下降等原因,有些鱼类已经在鸭绿江中濒临绝迹,要想全部找到已经不可能,所以我们和刘涛团队共同商定,弃用了已经纳入濒危保护行列的几种鸭绿江野生鱼类,最终采用十五种鱼烹制这次的“小型全鱼宴”。

在此,先介绍几道主菜,让您深刻体会一下其中的美妙。

清蒸花鲤羔,鸭绿江苇沙河流域所产的虹鳟鱼,因其美丽的花色斑点,鲜嫩赛羊羔的肉质,被当地人称为“花鲤羔”,在这里我们取两年生成鱼,背开花刀,佐以花雕,旺锅上汽,迅速蒸熟,依照古法保留了虹鳟鱼的鲜美。

闷烧黄冈,所谓“黄冈”是土语,就是指当地特有的黄鲶鱼,这种鲶鱼的体表呈现特有的土黄色,相比在其他地方比较常见的黑鲶鱼,黄冈的肉质更加细嫩,食用鱼肉,嫩到入口即化,犹如鲜汤润喉。

松鼠鳌花,在北方水系中,鳜鱼被称为“鳌花”,因常年水温较低,所以鸭绿江所产的鳜鱼生长缓慢,皮下脂肪厚实,鱼肉紧致,据说当年偶有来自南方的官员,多对此菜钟爱有加。

雪片金羔子,所谓“金羔子”,就是金鳟鱼,因为某些生物学特性,它的口感滑嫩,取之以精细刀章,片薄如纸,以黄芥末配山西老醋做沾汁,辛辣滋味衬托出鱼肉鲜美的本味,妙不可言。

酱爆棒花,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烹制小河鲜棒花鱼,在苇沙河“全鱼宴”中,讲究独门绝技,先用旺火宽油,锁住鱼肉中的水分,再用当年春末开始酿制的豆酱文火咕嘟,素有迎风香十里的赞誉。

伴着厨房的“交响乐”,一道道引人垂涎的菜品相继而来:清炖鱼头,清鲜味美;白鳔豆角,甜香爽口;清炸春生子,鲜香酥脆;虾嘎酿茄皮,软糯滑嫩。

相比异彩丰呈的菜式,苇沙河“全鱼宴”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以鱼肉入之的各种主食,考虑到当时各路朝廷官员巡游于此,当时的厨师竭尽所能,兼顾南北口味,鱼肉煎饼盒外焦里嫩;鱼肉宁汤面鲜美软滑;鱼肉水饺鲜美可口;鱼糜馄饨清淡适口。

在我们的面前,苇沙河“全鱼宴”的光辉终于得以闪耀,这全都要归功后世人们对于它的精心保护和严格传承。它历经200多年的演变,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正一步步走出历史的尘喧,就这样将一抹掠影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它是饮食奇葩,更是历史文化。随着保护力度和传承力度的加大,苇沙河“全鱼宴”必将在饮食文化中独树一帜,绚丽绽放。


临江融媒

作者:李伟 李泓光

编辑:杨扬

责编:李鸣

审核: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