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溜溜的山上

时间:2023-11-14 来源:临江融媒

大约在1954年吧,我的老家六道江还处在互助合作的初期阶段,农民生活已经比土改时大有起色。

大规模战争结束了,部队把大批退役战马分给贫下中农。

我家分到一匹,是青褐色的,毛色不十分好看。但高大雄壮。我非常喜爱。给它梳洗鬃毛,喂它豆子,只是不敢骑它。

也太高大了,我当年只有十几岁,个头还没到马背,只是牵着它溜,不敢骑!

 父亲看到我如此胆小,也不吱声。有一次趁我没注意,就把我抱坐在马背上,然后在马屁股上击了一掌,马便顺着土路向村外驰去!

 我一开始抱着马脖子,紧攥马缰绳,不敢直腰。但跑了一段路,觉得没啥危险,虽然没有马鞍,但坐在光溜溜地马背上,也甚是舒服,于是直起了腰,放眼望去,都说走马观花看景不细致。但走马有走马的好处,看的全,看的是动态,于是我口中便有了: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一朵溜溜的云哟(原词:康定溜溜的城哟,我没记住)!

后来上了中学,才知道这首歌是四川康定民歌,是歌颂爱情的,当时只会哼那么几句,后边的爱情部分还不会唱,只当是歌颂乡野,歌颂大自然的!

 事后父亲告诉我,这些战马都是上过战场的,非常温驯,用不着怕它。

会骑马了,放马的差事就归我了。每户人家只有一匹马,是不能拉脚挣钱的,当时是互助组,三家有马的,一家有车的,再加上一个赶车的老板,五家互助在一起,就组成一套能载货拉脚的马车班了,挣到了钱,五家平均分配。

虽然如此,但拉脚的活计不多,马更多情况是用于耕地拉犁,用起来不如老牛稳当!所以大多数人家愿意养牛而不愿养马!

我当时正念小学,下午放学早,也不像现在有那么多作业。回到家里把书包往炕上一丢,就去放马,先骑到野外水草肥沃的地方,任青鬃马自己去吃草,我便玩起了捉蚂蚱捉蝴蝶的游戏!

更值得怀念的是,去玉米地里割了一抱没结棒的孤棵“甜杆″,坐在沙岗上嚼,那叫一个甜呀,直嚼到口舌都起了水泡!

土改分地时,按一人一亩地的标准来分,我家七口人,分了七亩大平地,只父亲一个劳力,种不过来,全靠与邻居互助换工。后来,又有了马,手头有几个零花钱了,真是过上了几年天堂般的好生活。

到了秋天。打下粮食先交公粮。把百十斤选好的玉米放在麻袋里搭到马背上,送到老营车站!

老营车站人来人往,送公粮的人太多了,还要排队,都选的是上好的玉米,一袋一袋倒进粮仓里,只见粮囤上写着:吃水不忘打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今天大家交公粮,军民一致保国防!

当时除了交免费的公粮外,还要交一点按最低价格收购的购粮,数量都不多。剩下的就堆在房前的苞米楼子里。我家的粮食除交公粮外,还剩多半苞米楼子,夠吃一年的了!

我家的苞米楼子是两层,上层放玉米棒子,不脱粒的那种。下层便是马廐。因此,包米楼子成了我除上学外呆的最多的场所。我喜欢马,崇拜马,但始终不敢与马睡在一起,它太高大了!我就睡在马背上边的苞米楼子上。

苞米楼子成了我的童话世界,在睡梦中我经常冒出一句:跑马溜溜的山上……,姐姐们告诉我:你唱的歌,跑调溜溜的“影人″(噪音)!

好歌不怕吹捧,继续唱呀!

一匹溜溜的马哟, 天空溜溜的云哟!月亮弯弯,任人溜溜地求哟!

我瞅着下边的马背,遥望蓝天白云。真是天马行空呵!

来源:鸭绿江文化

作者:孙笑平

编辑:王丹

责编:李鸣

审核:李伟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yyWpwQrmLtyLODZNen7b_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