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号作品:《忆苦思甜榆钱饭》

时间:2023-11-16 来源:临江融媒

忆苦思甜榆钱饭

编号:63

春回大地,草薰风暖,树木葳蕤,蛰伏了一冬的万物开始复苏。处处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打开窗子,想呼吸一下外面新鲜的空气,感受这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突然,远处飘来一股淡淡的若有若无的清新、香郁、甜美的气息,那是一种亲切、久违的感觉。 我精神为之一振,极目远眺,原来是小区里的迎春花怒放了!一朵一朵鹅黄色的小花在春风中绽放,小小的花瓣沐浴着金色的阳光,更显得鲜艳明亮楚楚动人。轻轻一嗅,空气中氤氲着淡淡的花香,让人陶醉。迎春花的开放也预示着奶奶的电话不久也就要打过来了,我们家一年一度的爬树活动即将拉开序幕。

果不其然,晚上奶奶就打电话过来,让父亲周末带我回一趟乡下,说老家院子里的榆钱已经满枝头了,让我们赶紧回去打榆钱。榆钱,是榆树的翅果,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因其形圆薄如钱币,故而得名。由于它是“余钱”的谐音,因而民间就有吃了榆钱可以有“余钱”的说法。当然这只是旧社会里穷苦人图个吉利的说法,那个时代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能余钱呢?但奶奶却说榆钱是个宝,在旧社会很多穷苦人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就靠它活命的。榆树,在农村非常的普通,房前屋后,总要栽上几棵,一来可以乘凉,二来也有许多的用处:它的叶子可以做喂养家畜的饲料,榆钱可以食用,它的木料材质坚硬,是盖房和做家具不可缺少的硬料。父亲接到奶奶电话仿佛领到了皇帝的圣旨一般,挂了电话就立马动手准备行囊。第二天,我们就驱车回乡下老家开始一年一度的打榆钱活动。

宽阔气派的水泥公路直通村子,远远望去,盛开的榆钱如铜钱,似波涛,非常的壮观。高大笔挺的树上挂满了榆钱,好像一串串的风铃,又像是一串串的绿葡萄。密密匝匝的,数不清的榆钱,像千万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又像重重叠叠的翡翠,美丽异常。金色的阳光从密密的枝丫间洒下来,空气里弥漫着醉人的香甜、清新的气息,使我们五脏六腑都变得清新起来。榆树上,鸟雀在清脆的唱歌,千万只蜜蜂嗡嗡的飞舞着,采着春天里大自然恩赐的精华,酝酿着生活的甜美。

奶奶在我腰上系上一个小布袋,然后命令我脱掉鞋子上树。我只好服从命令听指挥,脱掉鞋袜,双手抱树,手攀脚蹬的上树了,粗糙的树皮蹭得我脚心生疼,但看到奶奶期盼的眼神,只好咬着牙往上爬。奶奶则像久经沙场的宿将,坐镇树下,指挥我往榆钱多的树枝攀爬,此刻奶奶眼里不仅仅有榆钱,还有榆钱做成的各种美味,只是好像唯独没有她宝贝孙子我的安全问题。我战战兢兢的伏在榆树枝丫上,小心翼翼的摘下一串串榆钱,仔仔细细的放入布袋中,不一会儿小布袋就已经满了。转头一看,平素不苟言笑的父亲居然也“老夫聊发少年狂”了,脱了鞋袜上得树来,左摘右采的。兴高采烈之时,居然抓了一把榆钱放入嘴中嚼将起来,边嚼边啧啧有声:“香!真香!”那陶醉的样子让人不禁莞尔。

摘完榆钱,剩下的就交给奶奶了,时间还早,就在村口随便转转了。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现在的农村再也不是以前那种贫穷落后的小村庄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一直将村子连接到城市,如今,很多农民也开上了私家汽车,一脚油门很快就可以到达县城,不像以前要步行走上老半天;村里家家都通上了网络,头脑灵活的人家甚至做起了微商,把农村土特产通过网络和现代物流卖到全国各地,足不出户就把钱赚了;以前那种低矮潮湿的平房早就被漂亮洋气的两层小楼所取代,前后还有院子,比城里的别墅还要宽敞;更让我吃惊的一个细节是,村里居然用上了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了。看来村民们的环保意识真是越来越强了,垃圾再也不随地乱扔破坏环境了。

正在我感慨万千的时候,奶奶在村口喊我吃饭了。走到奶奶家一看:嚯,今天是全榆钱宴啊。奶奶把她的几十年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发挥到了极致,桌上依次摆着榆钱饭、榆钱饺子,榆钱饼,蒸榆钱、榆钱炒鸡蛋、榆钱汤。我兴冲冲的夹起一个榆钱饼就吃,可是除了有点淡淡的榆钱香,并不觉得特别好吃,甚至比起肯德基麦当劳来还有不少差距。看到我的疑惑,奶奶笑了笑说:“你们生在新中国,赶上了好时代,生活条件又好,成天大鱼大肉的,吃起这榆钱饭自然不是香甜的,这多亏了共产党毛主席啊。但在旧社会啊,这榆钱可是青黄不接时候的救命粮食呢。今天的幸福生活得来不易,你们可要好好珍惜啊。”原来奶奶这是让我忆苦思甜啊。

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他们领导革命,让中国站了起来;他们进行改革开放,让中国富了起来;他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让中国强了起来。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裕,中国也会越来越富强。


临江融媒

编辑:王丹

责编:李鸣

审核: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