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号作品:《赞临江生态建设》

时间:2023-11-16 来源:临江融媒

赞临江生态建设

编号:64

近年来,临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目前,城市生态已经是许多地方的创建目标,要振兴发展,实现“美丽临江”,保持可持续发展,就首先应明确建设生态园林城的目标。

其实,即使从字面上也很容易理解,“生态”乃“生态城市”的核心与灵魂。“生态园林城”以“生态平衡”为指针,用生态学原理研究植物个体和群落与环境的关系,使得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构建成为一个和谐有序、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可见,凸显“生态性”当是临江振兴发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建设美丽幸福新家园的题中应有之义。

园林绿化的生态性,除了可供观赏、美化环境的传统概念之外,更重要的是,园林绿化还应具有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以及园林绿化自身应具备合理的生态结构——前者意味着园林可以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和吸附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弱噪音、缓解城市“热效应”、保护土壤、水系,后者则强调园林自身的空间结构、营养结构符合生态学原理,并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因此,只有摒弃生态园林绿化就是单纯植树、绿化的过时观念,注重园林绿化的生态特性,临江才能建设成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生态城。

临江生态园林建设应提倡大力发展乡土树种,以发挥乡土优势,特别应突出本地因长期生存进化从而已经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能够有效改善环境的植物种类。一些城区道路包括城郊道路,往往栽种清一色的速生树种,见效较快,但这些树种寿命有限,不宜推广,应多采用本地优良的阔叶树进行改造,尽量做到一路一树,使之成为丰富多彩的生态林带。还有,城市的植树绿化往往存在一个通病,即单调地栽种树木,或是培植草地,而缺乏构筑成符合生态性的绿地系统的意识,显然临江创建生态园林城对此应该加以避免。临江生态园林绿化应讲究建成多层次的园林绿地,形成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结合的优化格局。因为相对于纯草地而言,立体绿地可观花、观叶、观果、观草,植物种类丰富、搭配合理、互惠共生,不但可以增加空间绿化率,而且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具有更为明显的生态优势。

作为现代生态园林绿化,临江在局部上要考虑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之相辅相成,在整体上则应追求园林植物群落结构功能的一致性。即在传统的“点”、“线”、“面”的布局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能调节地理气候特色的生态环境的公园、丘地和其它“生态走廊”。这些“走廊”包括交通干道、自然河流和湖泊等等,从而有机地连接其他绿化点、面,形成绿色网络,创造一个动态稳定的绿地系统结构。

畅想未来的绿色、生态、美丽临江,当生态园林城创建颇具规模之时,不但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新鲜、环境更幽雅、生物的种类更丰富、景观功能更多样化,而且人与自然之间空前和谐。在如此完善、协调和统一的生态绿化体系中,人们一面惬意地休闲、游憩和观赏绿色风光,一面流连在与绿色环境相得益彰的雕塑、园林小品周围,沉浸于历史民俗文化风情之中,获得天人合一的独特审美体验——那真是绿色、生态、美丽、幸福临江应该达到的至高境界啊!


临江融媒

编辑:王丹

责编:李鸣

审核:李伟